欢迎访问山东荣城建筑集团官方网站!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2025 中国建筑业:绿色智能引领转型,政策与技术重塑市场格局

发布时间:2025-03-31

一、政策驱动与市场趋势

绿色建筑全面提速

2025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提升至80%,超低能耗建筑、光伏一体化(BIPV)及零碳园区成为重点方向。政策通过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措施推广节能材料与绿色施工技术,建筑垃圾强制分类与循环利用政策进一步落地。

住建部修订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将住宅层高标准提升至不低于3米,并推动全屋智能技术应用,打造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的“好房子”。

智能建造技术深度渗透

BIM技术、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推动全流程数字化,智能建造技术(如建筑机器人、无人机巡检)可降低60%施工事故率,提升40%效率。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技术资源,中小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成本压力。

住建部发布《智能建造技术导则》,要求集成数字技术与机器人应用,重点替代高空、高危施工场景,BIM工程师、碳排放评估师等新兴岗位需求激增。

基建投资转向“新基建”

2025年新基建投资占总基建比重超30%,5G基站、数据中心、新能源设施等成为增长引擎。传统基建领域聚焦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“两重”工程(重大战略项目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)。

二、市场动态与企业表现

房地产与城市更新

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预计跌破10万亿元,降幅约6.8%,但保障房建设(占比25%)与老旧小区改造对冲风险。住建部要求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,并推进城中村货币化安置。

中国建筑2025年前两月新签合同额7136亿元,同比增长5.6%,其中境外业务增长259.7%,显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市场潜力。

行业分化加剧

头部央企(如中建集团)通过EPC总承包模式主导大型项目,区域市场集中度提升;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约束与技术门槛,转向专业化细分领域(如装饰工程、环保改造)。

三、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

装配式建筑规模化

2025年装配式建筑普及率目标达40%,山西等地目标提升至30%-40%。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模式显著降低成本,但需解决设计标准化与施工衔接问题。

区域差异化布局

东部沿海聚焦高端商业与智慧城市,长三角、大湾区成为绿色建材与智能建筑核心区;中西部依托西部大开发战略,重点推进生态环保与交通基建项目。

四、挑战与应对策略

成本与融资压力

原材料价格波动、劳动力短缺及应收账款积压挤压利润,企业需通过供应链金融、EPC+F模式(引入社会资本)缓解资金压力。

人才与技术缺口

仅15%中小企业具备BIM自主实施能力,智能建造人才缺口超80万人。头部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培养复合型人才,轻量化SaaS工具降低技术应用门槛。

五、未来展望

国际化与低空经济:建筑央企境外订单激增,低空经济(如无人机测绘、通航产业)预计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。

可持续发展:建筑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51%,碳足迹监测与绿电交易成为企业新增长点。

总结:2025年建筑行业呈现“政策驱动+技术重构+市场分化”的特征,绿色低碳、智能建造与国际化合作是核心增长引擎。企业需加速转型,把握保障房、新基建及海外市场机遇,同时应对成本与人才挑战。


上一条:EPC项目管理的变革与突破:DeepSeek赋能新时代

下一条:“好房子”楼前解读“好房子”标准指引!山东112条新规绘制幸福家园模样
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
版权所有:山东荣城建筑集团  鲁ICP备12003456号-8  技术支持:奥讯软件